过份!有人居然带“假媳妇”去骗公证处
发布日期:2018-08-02
阅读量:4691

为了卖掉媳妇的房子,当事人带着“假媳妇”试图骗取公证;为了能继承到更多份额的财产,故意隐瞒其他继承人的信息……


如今,公证已经介入国家经济社会活动、民生领域和涉外民商事交往各个方面,越来越多的群众知道公证、运用公证。司法部数据显示,全国公证机构每年办理公证1450万件,公证文书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。


需要用公证的地方多了,造假的人也多了起来,还花样百出……


1534487836822086733.jpg

带“假老婆”企图骗取房产抵押公证

让公证中的失信者成为“过街老鼠”


  “我要办理房产抵押公证。”去年9月,一对中年男女来到江苏常州公证处办理大厅,向工作人员表达了诉求。两人自称夫妻,要办公证证明妻子同意将夫妻名下的一处房产进行抵押。


  公证员按正常程序,要求两人出示身份证、结婚证、户口本以及房产证,各类材料证件都真实齐全。“不过,在进入公证员办公室前,男子不时回头低声在女方耳边关照几声,女方神色显得很不自然。”公证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女方的身份可能存在问题。


  “你的这处房子具体在哪里?多少面积?当初的售价是多少?”公证员对女方进行了细致的问询。女方支支吾吾说不清楚,男子想要接话被制止了,这时女子更急了,不停变换坐姿,额头还直冒汗。


  在人证比对时,公证员进一步验证,发现“妻子”和证件有出入。后来询问孩子和家庭的信息,“妻子”根本答不出来。见事情败露,“妻子”谎称上厕所起身离去。男子也想离开,但因为身份证等资料还在公证员手里,就向公证员交了底。


  原来,这套房产本是男子和他妻子的共有房产,因为在外面做生意亏了钱需要贷款,妻子不同意,才瞒着妻子企图骗取公证。“女子是我的朋友,长得跟妻子有点像,就花了500元请她来假扮,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拆穿了。”当事男子说。因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公证,男子被公证员进行口头教育后,由公安民警带回处理。

1534487895808012725.jpg

“最常见的假证件是结婚证、离婚证,还有毕业证书、成绩单等。” 北京市公证协会会长周志扬向记者介绍,假婚姻证件一般是为了达到财产上的目的,比如用假离婚证来办理公证,企图在拆迁中多分到财产等;假学历来办公证往往是为了出国留学的需要。


记者了解到,目前,公证领域当事人企图利用假证件办理公证的现象较为突出,司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不少公证处没收的假证件能堆满桌子。


针对公证领域当事人不诚信的现象,2017年8月,司法部印发《关于公证执业“五不准”的通知》,要求不准为未查核真实身份的公证申请人办理公证、不准办理非金融机构融资合同公证、不准办理涉及不动产处分的全项委托公证、不准办理具有担保性质的委托公证、不准未经实质审查出具公证书,有效规范公证执业行为,确保公证质量。


“我们每个公证员手机上都会安装人脸识别系统,能够对当事人提供的身份进行人证相符的实时比对。”王建向记者介绍,为了防范风险,公证处还配备了身份证识别仪等硬件设施,利用电子化设备辅助甄别,目前身份证真伪基本都能识别出来。

故意隐瞒事实,试图多继承财产份额

打破信息孤岛,逐步实现信息在线核实

故意隐瞒事实情况,也是公证领域当事人不诚信的突出现象。“比如故意隐瞒继承人信息。”北京长安公证处的工作人员武军介绍,姐妹三人为了房子过户来办理继承公证,在陈述事实情况时,故意隐瞒去世父亲在乡下的儿子的信息,企图多继承财产份额。


经过查询档案信息,公证处识破了当事人的谎言。“对于有证据证明当事人是故意隐瞒的,公证处可以不退给当事人费用。”武军介绍,不过当事人往往死活不认,一口咬定不知情,再加上继承往往涉及房产价值高,相应的公证费用也较高,当事人被识破之后,对于公证费用也会不依不饶要回去。

1534487990573071583.jpg

此外,信息核实不便利也是公证人员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。“信息化时代,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相关的信息数据库,存在信息壁垒。”不少公证员反映,与公证业务密切的法院、民政、银行、房管等部门的相关信息核实仍不便捷,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仍然欠缺。


事实上,打破信息孤岛也直接关联着人民群众的便利程度。如果每一份信息都上门去核实,不仅会加重公证行业的负担,而且也不利于服务当事人。针对这种情况,司法部提出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。


“目前,司法部已经和公安部、民政部、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工作对接。”司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计划在全国统一推行使用新型身份识别技术验证当事人身份,尽快实现当事人身份信息数据与公安部门联网查询、实时更新,实现出生、婚姻状况、有无犯罪记录、学历学位等公证事项的证明,群众“一次也不用跑”。

文章来源:微信公号“人民日报政文”(IDrmrbzhw


专栏:行业动态
作者: 佚名
原文链接: 阅读原文
上一页:@所有中山人 这47种公证可实现“最多跑一次”
下一页:公证为法院审案提供助力